| |
| 对博物馆藏品的再认识 |
| 2019(4):4 [摘要(1515)] [PDF 752.10 K (545)] |
| |
| 新全球史观下的博物馆藏品研究 |
| 杨瑾 |
| 2019(4):5-11 [摘要(2073)] [PDF 5.02 M (1507)] |
| |
| 从科技藏品的收藏、研究与传播,看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传承与转变——以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为例 |
| 焦郑珊 |
| 2019(4):12-19 [摘要(1936)] [PDF 6.04 M (715)] |
| |
| 浅议科技博物馆藏品与科学中心展品的区别与联系 |
| 龙金晶 |
| 2019(4):20-26 [摘要(2109)] [PDF 4.81 M (1415)] |
| |
| 当代科技文物征集与利用——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征集李德威教授实物带来的思考 |
| 吕伟涛 |
| 2019(4):27-32 [摘要(1962)] [PDF 5.43 M (732)] |
| |
| 论信息化在智慧科技馆中的几种角色 |
| 王黎明,钟琦 |
| 2019(4):33-39 [摘要(1933)] [PDF 6.84 M (792)] |
| |
| 从“Who Decides?”展览看全新博物馆时代观众角色的嬗变 |
| 范陆薇,李富强 |
| 2019(4):40-46 [摘要(1943)] [PDF 5.61 M (1340)] |
| |
| 展览主题的提炼与表达——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对“两弹一星”精神内涵的诠释 |
| 肖全良 |
| 2019(4):47-51 [摘要(2010)] [PDF 5.82 M (1008)] |
| |
| 新时期科技博物馆的发展趋势:提高科学教育能力 |
| 沈嫣,宋娴 |
| 2019(4):52-58 [摘要(2018)] [PDF 5.73 M (1410)] |
| |
| 近代航海导航技术的见证——六分仪 |
| 司宏伟 |
| 2019(4):59-65 [摘要(2242)] [PDF 8.80 M (871)] |
| |
| 对博物馆中“人”与“物”的新认识与新实践——《以观众为中心:博物馆的新实践》带来的启示 |
| 于奇赫 |
| 2019(4):66-73 [摘要(2107)] [PDF 5.69 M (1163)] |
| |
| 科学资源对公众科学兴趣的贡献(下) |
| 约翰·H·福尔克,科特·帕蒂森,大卫·麦耶大卫·毕贝斯,凯瑟琳·利文斯顿著,杨玉娟 |
| 2019(4):74-81 [摘要(1925)] [PDF 6.16 M (664)] |
| |
| 从科学探索者到探索馆创立者——弗兰克·奥本海默的坎坷人生与角色转换 |
| 欧建成 |
| 2019(4):82-89 [摘要(1585)] [PDF 11.18 M (602)] |
| |
| 关于召开2019“一带一路”科普场馆发展国际研讨会暨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年会的通知 |
| 2019(4):90 [摘要(926)] [PDF 765.77 K (499)] |
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