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|
| 我们正在迎来科学博物馆的第四次创新 |
| 徐善衍 |
| 2018(2):5-9 [摘要(2295)] [PDF 3.46 M (1820)] |
| |
| 主题展内容构建及叙述策略 |
| 宋向光 |
| 2018(2):10-14 [摘要(2406)] [PDF 3.54 M (1679)] |
| |
| 有意义的故事,有意义的展览——科技馆展览讲故事的难点和对策分析 |
| 付利峰 |
| 2018(2):15-22 [摘要(2232)] [PDF 5.41 M (1223)] |
| |
| 博物馆展览“讲故事”方法的初步研究 |
| 马宇婷 |
| 2018(2):23-29 [摘要(2483)] [PDF 4.74 M (2363)] |
| |
| 博物馆、科技馆展览叙事结构及叙事载体分析 |
| 穆力兵,王晓宇 |
| 2018(2):30-37 [摘要(2668)] [PDF 5.25 M (3107)] |
| |
| 运用“新视角”诠释展品“新内涵”——欧洲科技类博物馆“故事式陈列”案例浅析 |
| 吴爽,马之恒 |
| 2018(2):38-46 [摘要(2422)] [PDF 6.23 M (1264)] |
| |
| 从局限性分析到针对性实践——关于突破科技博物馆主题展览设计困局的思考 |
| 黄凯,李文君 |
| 2018(2):47-54 [摘要(2134)] [PDF 5.60 M (1149)] |
| |
| 从“观众体验”视角规划博物馆教育——基于欧美自然历史博物馆教育活动之述评 |
| 周婧景 |
| 2018(2):55-65 [摘要(2276)] [PDF 7.47 M (1696)] |
| |
| 博物馆通过协同发展成功应对挑战 |
| 比约恩·斯坦费斯 |
| 2018(2):66-73 [摘要(2342)] [PDF 5.37 M (1042)] |
| |
| 馆藏自然标本的预防性保护——以广东省博物馆为例 |
| 丁宁 |
| 2018(2):74-83 [摘要(2229)] [PDF 9.47 M (1334)] |
| |
| 以四维视角观察域外科学博物馆——《域外博物馆印象》读后感 |
| 苏青 |
| 2018(2):84-90 [摘要(2151)] [PDF 5.09 M (1047)] |
| |
| 中国山水的儿子——记著名地质科学家、中国科技馆首任馆长刘东生院士 |
| 王恒 |
| 2018(2):91-96 [摘要(2037)] [PDF 19.85 M (1090)] |
| |